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新能源产业成为重塑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,光伏、氢能、储能等赛道加速崛起,对专业人才需求激增。西南石油大学作为能源领域顶尖高校,深耕能源科教数十载,凭借深厚行业积淀与科研实力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打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,为有志投身新能源浪潮的学子,搭建探索能源革命前沿的优质平台。
从近三年数据看,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四川普通类招生中,分数线与位次呈现积极变化。2022年专业最低分576分,最低分位次31972;2023年省线最低分588分,位次28732;2024年最低分598分,位次27526。可见,最低分逐年提升,位次持续前移,反映出该专业报考热度上升、认可度增强。
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、通过工程认证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,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201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该专业以来,便以先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招生,2019年成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0年进一步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专业实力持续提升。
该专业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,聚焦太阳能、氢能、储能等新能源领域,旨在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,使其能胜任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、生产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。选科需具备物理和化学基础,采用4年学制,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专业特色鲜明,依托产教深度融合模式,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订单式培养体系,精准对接光伏太阳能、燃料电池、氢能、风电等能量转换领域,以及储能电池等能量存储领域的人才需求,重点培育国家急需的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这一培养模式成效显著,专业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8%以上,深造率保持40%以上,展现出强劲的人才输出质量。
核心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与应用,涵盖材料物理化学、材料分析方法、固体物理、半导体物理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基础学科,以及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、储能材料与器件、应用电化学等专业课程,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实践能力。
毕业生就业路径广泛,可在太阳能、储能电池、电子电器、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设计、生产制造及技术管理工作,也可进入三大石油公司新能源部门参与相关研发与管理。升学方面,国内深造院校包括清华、中科大、浙大等顶尖学府,出国深造则覆盖美、加、瑞、德、英等国的知名高校,深造率在全校保持领先。
从专业建设到人才输出,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始终紧扣行业需求,以扎实的课程体系和深度的校企合作,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完整桥梁。无论是直接步入行业贡献力量,还是继续深造探索前沿,这里都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适配个人发展的路径,让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中拥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支撑。